关于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2017年09月27日 14:50 周 睿 点击:[]

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陕西省委关于“推进精神立校”的决策部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校园文化感召力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建设,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关于总结报送大学精神的通知》(陕高教宣〔2017〕6号)精神,学校决定于2017年9月27日至10月15日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提炼总结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代表着高校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大学发展、提升大学办学水平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大学植根的文化沃土,事关“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根本性问题。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公司在近60年的办学历史中,总结凝练了优良的校风校训和国防职教精神,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丰富的精神家园。但是,也还存在着不足。这次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活动,旨在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根据学校发展理念、战略和规划,总结提炼具有公司特色和个性的大学精神,在公司产品的实践中不断传承大学精神、发扬大学精神、提升大学精神。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巩固和扩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成果,紧密联系公司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尤其是统筹把握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探讨由大学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观念体系构成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深刻阐释公司大学精神丰富内涵,形成表述明确、内容充实、语言精炼的公司大学精神的阐释,凝心聚力,追赶超越,为把公司建成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公司校风、校训和国防职教精神的表述

1989年学校颁布了校风概括语,2007年颁布了校训表述语,2013年颁布了国防职教精神表述语。校风、校训和国防职教精神三位一体,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构成了国防职院文化理念的核心内容。

1.校风:“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不断探索追求、沉淀积累、升华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总结提炼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

勤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德修养。勤,就是要劳心劳力、锲而不舍;奋,是要有所作为、奋进不止。勤奋,就是要求人们不懈地努力,锲而不舍,奋发图强。

严谨,严密谨慎,是一种治学、办事的态度,也是我们事业发展和员工成才的基石。

求实,即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浮躁、不作秀,实实在在地做人做事、求学治学。求实是科学之本、办学之本。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对于学校而言,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校训:“厚德重能,励学敦行”

2007年,公司党委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再次总结提炼学院校训,经过充分讨论,颁布了校训——“厚德重能,励学敦行”。

“厚德”一词源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重能”是一个现代组词,“能”即技能、能力,“重能”的意为重视能力,知行合一,重视实践,以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里,“厚”和“重”都是动词,“厚德重能”强调的是价值取向,体现了公司对师生道德品德和培养员工动手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励学敦行” ,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励”是勉励、激励的意思,“励学”就是勉励师生勤奋求学,要求为学者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敦”是敦促、勉励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励去做,强调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

将“厚德重能,励学敦行”作为公司的校训,既反映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如果说“厚德重能”体现的是办学理念与目标,那么“励学敦行”强调的是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手段。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学者不光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只有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才能算是完美意义上的人,才能算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国防职教精神:“忠、博、武、毅”

2013年,公司党委开展了国防职教精神大讨论及表述语提炼活动,广大师生员工和员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严谨论证。在集思广益、反复凝炼的基础上,公司党委研究确定永利官网国防职教精神表述语为“忠、博、武、毅”。

忠:忠诚报国,敬业奉献。

忠,是对广大师生“德”方面的要求,与校训中的“厚德”意思是一致的。忠,从小篆的造字可见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对于我们国防学院人而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要“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于党,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忠诚于祖国,才有爱国。古今中外,忠诚爱国者如漫天星斗。拜伦曾说: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陶行知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它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全心全意的敬业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实干作风,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甘于奉献,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忠诚于教育事业,就是要打牢办学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我们的员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诚信办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博:博学多才,修身求索。

博,强调的是学识广泛,而学识是能力的基础,这和校训中的“励学”要求是一致的。“知识+技能=力量”,掌握知识、学到技能是职业院校学子和家长的期盼。教育者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精神,刻苦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教育员工做人、做事和生存的真本领;受教育者要有大学习的视野,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刻苦钻研,多方面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师生员工都要以“博学多才”的境界修德、修智、强体魄,牢记中华国学经典《礼记》古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学会做人,以实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况且,国防学院已走过五十五个春秋,我们的办学历史就是一部“三次创业”的求索奋进历史。面对新时期的机遇,我们全院上下更应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风精神,为实现我们的目标修身而求索。

武:热爱军工,能高技强。

武,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是指“武装”,二是强调“武艺”,即员工的专业技能,这与学院的校训中“重能”、“敦行”是相一致的。“热爱军工”主要指热爱军工专业,热爱国防科技工业,有立志报效祖国,甘为国防科技工业奉献的精神。“能高技强”是从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的角度出发,对员工提出的技能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这个产业对产品的质量、精准度要求非常之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来说一点也不夸张。进入这样的行业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一个“武”字明确了我们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人才的定位和标准。要在员工中牢固树立“技高为荣”的思想,激励员工在学习实践中多动手、勤动手、巧动手、精准动手。广大教师对“武”践行的要求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工作雷厉风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把员工培养成国防特质显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毅:坚韧弘毅,追求卓越。

毅,表达的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和信念。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就是有理想,志存高远,待人处事胸襟豁达,悦纳他人;毅,就是有毅力,能够为达成愿景目标坚韧不拔。“高远、豁达、坚韧”是弘毅的内涵核心。回首国防科技工业的每一步发展,没有一次不是伴随着重重困难。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决心,没有一代代像吴运铎、“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国防人在逆境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就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神舟飞船”,就没有国防科技工业今天的迅猛发展。而且卓越就是超凡脱俗,非常优异。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追求卓越就是追求行业顶尖水平。我们必须用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强意志,促成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广大教职工用坚强的毅力不断克服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为把学院办成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欢迎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依据校风、校训和国防职教精神的三个表述,提出凝练公司大学精神表述的内容,并附相关说明(800-1000字)一并报送。

四、意见反馈

请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及时将公司“大学精神”表述方案意见报所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收集汇总后于10月15日前报送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利用主题班会、校团委组织员工社团开展员工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于10月15日前书面报送党委宣传部。员工会向员工发布讨论通知,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请直接发送到指定邮箱。

党委宣传部将对汇集的各界意见归纳整理,形成建议方案,提交学校相关会议表决通过,正式对外发布。

联系人:尚晓强 董碧娜

联系电话:81480012

电子信箱:xcb@gfxy.com

联系地址:图书馆505室

党委宣传部

2017年9月27日

上一条:关于组织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 永利集团(中国游)官方网站   备案号:陕ICP备06002608号  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138号

电话:029-81481188(院办)   81481111(招生)  

地址: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8号  邮编:710300  建设与运维:网络中心